杂诗 其二

万物随波荡,金石止不流。
奇文中有骨,耻与世沈浮。
精意渺六合,真气横九州。
敛之行墨间,融结为珠镠。
君看周秦制,历劫乃常留。
士无不朽志,安用文章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坚定品格和永恒价值的追求。前两句用"万物随波逐流"和"金石岿然不动"的对比,暗示大多数人随大流,而真正坚定的人像金石般不轻易改变。

中间部分揭示核心思想:真正的好文章要有骨气(内在力量),不屑于迎合世俗。作者认为伟大的精神("精意")可以穿越时空,充沛的浩然正气("真气")能充满天地。当这些品质凝聚在文字中,就会像珍贵金属一样闪闪发光。

最后用周秦时期的制度历经沧桑仍被铭记为例,说明真正不朽的是人的精神追求。作者直言:如果读书人没有追求永恒的志向,光写文章又有什么用呢?全诗鼓励人们要像金石般坚定,追求超越时代的价值,而不是随波逐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