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成都赏山茶,用路漕韵)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里两株山茶花的美丽,以及作者赏花时的感慨。

上片写花: - "萧寺两株红":寺庙旁有两株红艳的山茶花。"萧寺"指冷清的寺庙,衬托出冬日寂寥的氛围。 - "欲共晓霞争色":山茶红得像要和朝霞比美,突出花色之艳丽。 - "独占岁寒天气":在寒冬时节,只有山茶傲然绽放。 - "正群芳休息":其他花都凋零了,更显出山茶的独特。

下片写人: - "坐中清唱并阳春":赏花时有人唱着高雅的歌曲。"阳春"指高雅的曲调。 - "写物妙诗格":大家写诗赞美山茶,诗风精妙。 - "霜鬓自羞簪帽":作者看到自己白发苍苍,不好意思像年轻人那样戴花。 - "叹如何抛得":但又舍不得放下对山茶的喜爱,体现矛盾心理。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 - 红艳的山茶与冷清的寺庙形成色彩对比 - 独自绽放的山茶与凋零的群芳形成季节对比 - 爱花之心与年老之羞形成心理对比

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赞美,以及虽年老但仍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看到冬日里那抹动人的红色。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