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市井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淡淡愁绪。
前两句写实:长干里(南京古地名)的年轻女子正在学吹箫,楼外的微风轻轻摆动着翠绿的柳条。这里用"小妇"(少妇)和"翠条"的搭配,既展现了青春活力,又通过"学吹箫"这个细节暗示女子可能借音乐排遣寂寞。
后两句转折:诗人突然问女子是否收到广陵(扬州)的消息,随即自答说暮色中的潮水已经漫过赤栏桥。这里的"广陵消息"可能是女子牵挂之人的音讯,"暮潮已过"既写实景又暗喻时光流逝、等待落空。赤栏桥作为地标,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妙在: 1. 用"学吹箫"这个动态细节替代直接抒情,让读者自己体会女子心事 2. "暮潮"既是眼前景,又暗含"潮信不至"的失落感 3. 四句诗就像电影镜头,从人物特写拉到远景,留下悠长余韵
诗人通过寻常市井场景,捕捉到了普通人生活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让读者在平淡中品出深意。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