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新年第一天,朋友来访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时间与场景 开篇用"东风唤醒一分春"点明初春时节,但"吹愁上眉山"立刻带出忧愁。作者在夕阳下看雪未消融的树梢,孤独的身影投射其中,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2. 漂泊与怀旧 "避地依然沧海"暗示作者仍在漂泊避难,像惊涛中的噩梦无法摆脱。"貂裘冷"的对比特别巧妙:虽然穿着和当年在长安一样的貂裘,但心境已完全不同,物是人非的感慨尽在其中。
3. 战乱阴影 "悲笳声"(军号声)透露出战乱背景,"匆匆过客"指大家都在动荡中仓促度日。摆着简单的年菜(辛盘),却无心享用,连佩剑(吴钩)都沉默不语,喝酒也暖不了心(玉犀寒),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乱世中过节的凄凉。
4. 自我安慰 作者劝自己别问桥上的杜鹃花(象征亡国),只看眼前梅花,借酒消愁就好。"南云暗"三句最耐人寻味:看着大雁南飞却故意不倚栏杆远望,这种克制反而更强烈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痛苦。
全词最打动人处在于用春节的热闹反衬内心的孤寂,把战乱时期的乡愁、友情和无奈都融进"东风""剩雪""貂裘""酒杯"这些日常事物中,最后那个"故意不看远方"的细节,把深沉的情感表达得既含蓄又有力。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