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除夕

攽春过了雪犹勍,枝北枝南开未曾。
风雨闭门人守岁,江淮断道士椎冰。
说三生梦溪桥酒,抄一年诗纸帐灯。
世事正长双鬓短,客床无寐曲寒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冬末春初的寒冷景象:春节已过,但积雪依然厚重,树枝上的花苞还未绽放。这里用"枝北枝南"的对比,暗示无论哪个方向都看不到春意,烘托出环境的萧瑟。

中间四句聚焦除夕夜的场景:风雨中紧闭的房门内,诗人独自守岁。江淮一带的河道结冰,需要有人破冰通航。这里"椎冰"的细节既写实又象征,暗示生活的艰辛。诗人回忆往事如三生梦境,在溪桥边饮酒的欢乐;又整理一年所写的诗稿,在纸帐灯下抄录。这些日常片段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世事漫长而人生短暂,双鬓已斑白。客居他乡难以入睡,只能蜷曲着冰冷的胳膊。这个结尾画面感极强,将孤独、衰老、漂泊的复杂情绪凝聚在一个具体的身体动作中。

全诗通过冬景、守夜、回忆、写作四个场景,由外而内地展现了传统佳节里游子的孤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细节:破冰的船夫、灯下抄诗、寒夜蜷缩...这些具体描写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可感。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但我们从这些画面中自然体会到了他的心境。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