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奢靡。
前两句写老百姓的苦难:二十年来百姓被迫穿异族服装已成习惯(暗示国家被外族统治),一件破旧的青衫上沾满血泪(用"红"字暗示血迹)。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反讽语气说:别操心百姓饿死了,你看吴王(暗指当权者)的后宫里还有人在为保持细腰而节食呢!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细腰宫"的典故:春秋时吴王喜欢细腰女子,宫中妃子为讨好他而节食饿死。诗人用这个典故,把统治者只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饿死的百姓和节食的妃子形成强烈对比,短短四句就撕开了太平盛世下的残酷真相。
这种用历史典故暗讽现实的写法,既避免了直接批评带来的风险,又让读者能心领神会,体现了古代文人"借古讽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