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莫公台"的奇异高台,展现了它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境。
开头两句说这座高台巍然耸立在浑浊的河流旁,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它比作仙境"瀛洲"。这里用"浊流"和"奇绝"形成对比,突出高台的超凡脱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高台的景色:山路高耸入云,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山洞里仿佛藏着鱼龙,秋月的光辉洒落其中。抬头看星星,仿佛能伸手摘到,连银河的波浪都清晰可见;这美景就像上天用画笔勾勒出来的,却找不到画笔的痕迹。这些描写充满想象力,把现实景物和神话意境融合在一起。
最后两句提到"将军"领悟了道家"希夷"(指道家的玄妙之理)的真谛,因此赢得了流芳百世的美名。这里把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使整首诗在写景之余更添深意。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把一座普通的高台写得如同人间仙境,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寄托了超脱尘世的情怀。语言虽然简练,但意境开阔,读来令人神往。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