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三

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
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
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本集六。《诗纪》五十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生长的松树,借物喻人,表达了人在逆境中坚守本心的精神。

前四句写松树生长在贫瘠的山坡上,虽然高大却无旁枝。它东望黄河尽头,西靠昆仑山崖,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这里用松树的生长位置暗示人生处境的艰难。

五六句通过"野风振山"和"夜鸟惊飞"的动景,反衬出环境的荒凉萧瑟。狂风呼啸、鸟群离散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外界的动荡不安。

后四句是诗眼所在:松树虽然经历四季变换,始终保持着青翠本色。诗人由此发出感叹:要是人心能像草木一样,不受外界冷暖变化的影响该多好。这里用松树的"葱翠恒若斯"对比人心的易变,突出了坚守初心的可贵。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本色的精神力量。就像现代人在浮躁社会中,若能像诗中的松树一样守住本心,不为外界所动,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诗人用简练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把这个道理说得既生动又透彻。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