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阮孚墓

千古高风挽不回,故山花落又花开。
莫欺亭畔苍苍鲜,曾印高人屐齿来。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题阮孚墓》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阮孚是晋代的历史人物,诗人通过他的墓来传达一种情感和思考。整首诗以阮孚墓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氛围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1. “千古高风挽不回”:这一句诗人表达的是对阮孚高风亮节的赞美。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历经千年仍然让人敬仰,无法改变。这里的“挽不回”表达了一种坚定和永恒的感觉。
2. “故山花落又花开”:诗人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山花开了又落,暗示时间的流逝,而历史则像这花一样,经历繁华与凋零,但阮孚的精神依然留存。
3. “莫欺亭畔苍苍鲜”:这句诗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或者表面的变化而忽视历史留下的痕迹。“苍苍鲜”可能指的是亭畔依然鲜艳的花朵或者其他的景物,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4. “曾印高人屐齿来”:这句诗暗示了阮孚曾经的高贵地位和影响力。“屐齿”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足迹的雅称,这里用来表示阮孚曾经走过的路和他的影响力。“高人”则表达了阮孚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阮孚墓的景象和赞美他的精神,传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痕迹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时间、历史和人物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产生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巩丰

(1148—1217)宋婺州武义人,字仲至,号栗斋。少受学于吕祖谦。孝宗淳熙十一年以太学上舍对策及第。历知临安县,政尚宽简。迁提辖左藏库卒。擅文辞,片词半牍,皆清朗得言外趣。尤工为诗。有《东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