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有感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
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中的孤寂和哀伤。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哭损双眸断尽肠:这是说诗人因悲伤而哭得眼睛都哭红了,心中的哀痛几乎要将心肠都撕碎了。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深深的悲痛。

2. 怕黄昏后到昏黄:诗人害怕从黄昏一点点地过渡到天色更暗的黄昏时刻,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担忧,也反映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3. 更堪细雨新秋夜:进一步描述了秋天的夜晚,细雨绵绵,这种氛围更加衬托出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4. 一点残灯伴夜长:夜晚异常漫长,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相伴。孤独与寂寞在此时达到顶点,诗人仿佛被困在黑暗和孤独之中,无处可逃。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在秋天这样一个容易引发思乡之情的季节里,诗人的心情更是凄凉难耐。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悲伤。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