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译文及注释

细雨晓莺(yīng)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mù)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sài)门消息,雁来稀。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注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
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
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反映的是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晚唐时期,黑暗专制的统治阶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愿望统一天下,对士大夫们造成了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同时社会动荡与战乱不止也导致闺妇征人分离的加重。温庭筠正生于这种社会动荡乱离阴影的笼罩时期,作品多写闺中女性,此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幽怨。上片首先泛写晚春景色,细雨如丝,濛濛洒洒,晓莺啼鸣,倍添幽寂清冷之感。在此暮春环境中,接下来三句写人物形象,“人似玉”写美人如玉,温润秀洁;“柳如眉”写女子柳眉弯弯,娇柔婉媚,这句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正相思”,表现了在暮春环境中人物的活动,由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深入到内心世界。

下片转入具体刻画,都与上片相应。帘幕初卷,美人初起,与“晓莺”相应;晓妆对镜,如花一枝,与“人似玉”相应,揭示女子自怜自伤的复杂感受;“肠断”二句,明显女子所思的塞外征人,实写女子由相思而失望,乃至悲怆的心境,思念之情,使人肠断,与上片结拍的“相思”二字对应。

整首词的上下片,都用了比喻来描写人物形象,只不过上片写得细,下片写得概括。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且她的相思情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上下片都前后照应,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首词,由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和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迫切的期盼。

词的开头,“细雨晓莺春晚”,写的是一个春天的清晨,细雨沥沥,清晨的莺鸟欢快地歌唱。这个场景很美,但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本该充满生机和希望,但这里却用“晓莺”、“细雨”勾勒出一种静谧、略带伤感的氛围。

接下来,“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词人直接点明,眼前的景致勾起了他的相思之情。这里,他用“人似玉”、“柳如眉”来形容自己所思念之人,形象生动,表达了思念的深切。这不仅是一种相貌上的描写,更是心灵和情感上的投射,使读者可以想象到一个美丽、温柔的人。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这两句描绘了室内的情景。刚刚拉开的罗幕和翠帘,映照着镜子中的一个女子,似乎还是单薄的一枝花,没有全开。这里隐含着一种期盼和失望混合的情绪,就像词人心中的情感一样,既有希望,又有难言的失落。

最后,“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塞门是远离家乡的地方,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词人盼望着远方来信,但恨自己看不到希望,因为雁来的很少。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深刻,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更通过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事物的深深牵挂。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这首词能够触动人心,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其中,体验词人的内心世界。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