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曲(并序)

客舍门前古槐树,群乌哑哑啼不去。
乌啼解知人意苦,迁客思亲朝复暮。
五年生死无消息,一闻乌啼泪沾臆。
汴水东流白日飞,老亲在南儿在北。
南地灵鹊北地乌,乌啼报有平安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在客栈门口听到乌鸦啼叫时触发的思亲之情。

开头用"古槐树"和"乌鸦叫"营造出萧瑟的氛围。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被视为不祥之兆,但在这里,诗人却说乌鸦似乎懂得人的痛苦("解知人意苦"),这暗示游子内心的孤独已经强烈到连鸟儿都能感受到。

中间四句直接道出游子的痛苦根源:五年没收到家书,不知父母是否健在。乌鸦一叫就让他泪湿衣襟,这种强烈反应说明他日夜都在牵挂家人。"汴水东流"和"白日飞"形成时空对照,强调亲人相隔千里的无奈。

最后两句用"灵鹊"和"乌鸦"作对比很有趣。南方喜鹊报喜,北方乌鸦报平安,看似矛盾实则巧妙:虽然乌鸦叫声不吉利,但对游子来说,能知道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安慰。这种"以悲写喜"的手法,反而让思亲之情显得更深刻。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焦虑。通过乌鸦这个不讨喜的意象,诗人把中国人最重视的孝道和亲情写得格外揪心。我们都能理解那种离家在外,听到任何风吹草动都担心家里出事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