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充满隐逸的闲适与孤傲。
前两句用"青云"(高位)和"丛桂"(隐士象征)的对比,说无论做官还是隐居,回头看世俗生活都显得空虚。三四句是核心:真正的隐士精神不在于住在哪里,就算身处闹市(市朝)也能保持隐士心境;真正的骄傲不在于富贵,安于清贫反而更显品格高贵。
后四句用景物展开隐士生活的惬意: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三径指隐士住所),结霜的湖上小桥,新酿的酒配上盛开的梅花,在月下吹箫自娱。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
全诗妙在把传统隐士题材写出了新意——隐逸不必躲进深山,关键在于心境;清贫不是无奈,反而是值得骄傲的选择。最后月下吹箫的结尾,把文人雅趣表现得潇洒又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