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维那

笑把虚空一口吞,髑髅瞥转振乾坤。
破沙盆有儿孙在,玉笛横吹出海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修行者形象,充满禅意和想象力。

第一句"笑把虚空一口吞"用夸张手法,写主人公笑着把整个天空一口吞下,表现他心胸开阔、不受束缚的洒脱。就像一个人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毫无畏惧。

第二句"髑髅瞥转振乾坤"更奇特,写他转动骷髅头就能撼动天地。这里骷髅可能象征生死,暗示他看破红尘,连死亡都能轻松驾驭。就像玩转地球仪一样随意摆弄宇宙。

第三句"破沙盆有儿孙在"笔锋一转,说破旧的瓦盆里还有后代延续。这可能是说修行者的精神传承不断,就像破旧花盆里长出新芽,生命永远生生不息。

最后"玉笛横吹出海门"描绘他横吹玉笛、声震海天的画面。笛声象征自由心灵,穿越世俗的束缚(海门),传向更广阔的天地。

全诗用一系列大胆想象(吞虚空、转骷髅、破盆生息、笛声出海),塑造了一个笑傲天地、超越生死的得道者形象。语言看似荒诞,实则表达了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以及看破物质表象的智慧。就像用现代漫画手法,画出一个打破常规的超级英雄。

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