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副对联是祝贺黎兆棠考中举人时写的,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科举考试的艰辛和幸运。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讲的是考场上的"惊险": 把考官比作"老师",说主考官、监考官、阅卷官都像老师一样盯着考生。用"珊网搜罗"比喻考场像一张大网严格筛选人才,而作者自嘲是条小鱼(鲰生),差点在考场上交白卷(曳白),暗示考试过程紧张刺激。
下联讲的是考中的"幸运": 说自己的考卷被多个考官推荐(二房、五房、第七房都看中),用"棘闱"(带刺的考场围墙)代指严苛的科举考试,而"十四艺"指多篇应试文章获得赏识。最后用"垂青"(青眼相看)的典故,说难得遇到这么多赏识自己的考官,就像遇到知己一样幸运。
全联妙在: 1. 用数字对仗(二三场对二五七房)体现对联的工整 2. 自嘲中带着得意,既说考试艰难,又暗夸自己实力 3. "珊网""棘闱"等比喻生动,让现代人也能感受到古代科举的紧张氛围 4. 通过考官多重认可的过程,侧面祝贺黎兆棠确实是凭真才实学考中
就像现代人说:"监考老师火眼金睛,差点把我这个小透明抓现行;没想到阅卷组几位教授都给我高分,真是遇到伯乐了!"既有趣又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