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方域开全晋,权纲委巨公。
深仁吾所导,实惠尔(文渊阁本作物)常蒙。
旷阔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蠢生无不赡,豪利岂须笼。
金谷边屯锐,农桑汉地丰。
颂声如响答,和气与春融。
天下殊庸冠,朝廷伟望隆。
咨询怀旧德,付畀出清衷。
禁直图书近,庞恩屏翰崇。
乡衣新粲锦,郡轼再凭熊。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节雄。
江山三国势,台殿六朝风。
地胜名区在,时移往事空。
贡先淮甸入,化接海隅同。
封宇绥安外,烟波赋咏中。
民瞻深系属,国论素探穷。
此日留藩镇,何时补上聪。
钧衡须远业,药石仰真忠。
孰谓劳申伯,前知用弱翁。
南归勿迟久,登弼代天工。
深仁吾所导,实惠尔(文渊阁本作物)常蒙。
旷阔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蠢生无不赡,豪利岂须笼。
金谷边屯锐,农桑汉地丰。
颂声如响答,和气与春融。
天下殊庸冠,朝廷伟望隆。
咨询怀旧德,付畀出清衷。
禁直图书近,庞恩屏翰崇。
乡衣新粲锦,郡轼再凭熊。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节雄。
江山三国势,台殿六朝风。
地胜名区在,时移往事空。
贡先淮甸入,化接海隅同。
封宇绥安外,烟波赋咏中。
民瞻深系属,国论素探穷。
此日留藩镇,何时补上聪。
钧衡须远业,药石仰真忠。
孰谓劳申伯,前知用弱翁。
南归勿迟久,登弼代天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送别好友吴龙图(字仲庶)调任江宁(今南京)时所作,全诗充满了对友人政绩的赞美和对未来工作的期许。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赞美政绩:开篇用"全晋""巨公"等词,夸赞吴龙图像古代名臣一样治理有方。说他施政深得民心("深仁""实惠"),既能发展经济("农桑丰")又能巩固边防("金谷边屯锐"),把地方治理得百姓安居乐业("蠢生无不赡"),连颂扬他的民谣都像回声一样不绝于耳。
二、临别嘱托:中间部分点明这次调任是朝廷对能臣的重用("伟望隆")。用"金陵盛""六朝风"等南京历史典故,暗示江宁地位重要。提醒好友要延续当地文教传统("归儒术"),关心民生("民瞻深系属"),把先进治理经验推广到江淮地区("化接海隅同")。
三、真挚期许:结尾像老友谈心,说"南归勿迟久"其实是委婉表达希望对方早日回朝担当大任。用"代天工"(代行天子职责)这样的重磅词汇,既显示对友人能力的绝对信任,也暗含王安石作为改革派领袖对志同道合者的政治期待。
全诗巧妙融合了私人情谊与政治抱负,既有"台殿六朝风"的历史厚重感,又有"和气与春融"的清新意境,在送别诗中独树一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知识分子之间以天下为己任的默契,就像现代人对好友说"去基层好好干,我们等你回来挑更重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