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
长啸。畴昔驰边骑。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长啸。畴昔驰边骑。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镇守边疆的将军(杨太尉)的豪迈形象和壮阔的边塞风光,充满英雄气概和苍凉意境。
上片写边关的雄伟景象:
开篇用"声慑燕然,势压横山"这样夸张的比喻,形容将军威名震慑敌国,军威压过群山。接着描写城墙高耸入云(干霄百雉),朱红栏杆下能看到蜿蜒如带的黄河。雨后城楼清凉,卷起帘子能看到青翠的山色。城头的钟鼓声像春雷般响彻云霄,这些都在渲染边关的壮丽和将军的威严。
下片转入回忆和感慨:
先回忆将军当年驰骋沙场的英姿,听到胡笳声(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看到战旗飘扬。用"霜髯飞将"形容这位白发老将身经百战,曾经想要活捉敌国君主。但如今他的宝剑(锦带吴钩)还未解下,却没人理解他凭栏远望时的心情。结尾用沙场牧马的画面,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凉,暗示将军壮志未酬的孤独。
全词特色:
1. 用对比手法:壮丽的边关景色与将军的孤独心境形成反差
2. 动静结合:钟鼓雷声与静谧的牧马场景交替出现
3. 时空交错:现在的凭栏远眺与当年的战场回忆相互映照
4. 通过"谁识凭栏深意"这一问句,巧妙引发读者对英雄暮年的思考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展现了边塞的雄浑壮美,更通过一位老将军的形象,道出了所有英雄都会面临的困境:当年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的苍凉无奈之间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