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晦日重宴高氏林亭》描绘了诗人在晦日这一天,与朋友们在高氏林亭再次欢聚的场景。整首诗充满了欢乐与热闹的气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公子好追随”,说明诗人的公子非常喜欢与人交往,享受这种社交活动带来的乐趣。第二句“爱客不知疲”,则进一步以公子的角度,表现出对宾客的深厚情谊,即使宾客们再疲惫,也全然不觉。
中间两句“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描绘了宴会的丰盛场面。象筵指的是华美的宴席,玉馔指的是精美的食物,翠羽和金卮则是装饰用的珍贵物品。这些都显示出主人对这次宴会的重视和用心。
“此时高宴所,讵灭习家池”,诗人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高宴的繁华与别处不同的地方。这里的“高宴所”指的是这次在高氏林亭的宴会,而“习家池”则是诗人过去熟悉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次宴会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两句“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则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感到疲惫,因为倦怠而无法再继续陪伴宾客。这里的“循涯”指的是诗人沿着宴会的边缘行走,“倦短翮”则是诗人因为疲惫而难以飞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状态。“何处俪长离”则是诗人对宾客的依依不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晦日重宴高氏林亭》通过描绘宴会的繁华与诗人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