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虞山至道观

星坛松桧倚琼梯,帝座旌幢拂紫霓。
丹客眠云金鸽老,水姬呼雨白龙啼。
楼台隐映齐梁变,岩壑凭陵日月低。
倒捲水帘风满袖,山灵留我濯尘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虞山道观时的奇幻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仙侠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前四句写的是道观周围的神奇景象:松树和桧树环绕着玉石台阶,仿佛能通到天帝的宝座,连旗帜都能碰到天上的彩虹。炼丹的道士在云中安睡,金色的鸽子已经老去;掌管雨水的仙女呼唤时,白龙发出悠长的啼鸣。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像打开了一幅神仙画卷,让人感受到道观与天地相通的神秘氛围。

后四句转向现实与历史的交融: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见证着齐梁时代的变迁;站在高耸的山崖上,连日月都显得低矮。最后诗人张开衣袖迎风而立,山间的瀑布像帘幕般倒卷,仿佛山神特意留他在这里洗去尘世的烦扰。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道教圣地的仙气与自然山水的壮美完美结合:既有"金鸽老""白龙啼"的神话元素,又有"风满袖""濯尘泥"的真实体验。诗人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既展现了道观的神圣,又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俗世、追求精神超脱的心境。读起来就像跟着诗人的脚步,经历了一场从凡间到仙境的穿越之旅。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