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悬处一尘无,望去光明月影俱。
直使凭空起楼阁,却教依样画葫芦。
照来定可妍媸判,相对何曾喜怒殊。
更有芙蓉徵及第,当年嘉兆信非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镜子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镜子的特性和象征意义。

首联"虚堂悬处一尘无,望去光明月影俱"描写镜子悬挂在空荡的厅堂,光洁明亮如同月光。这里用"一尘无"突出镜子的洁净,"月影"则暗示镜面如月光般清冷透亮。

颔联"直使凭空起楼阁,却教依样画葫芦"用两个比喻说明镜子的功能:既能如实映照出宏伟建筑,也能忠实反映普通物件。"依样画葫芦"这个俗语生动表现了镜子忠实反映的特性。

颈联"照来定可妍媸判,相对何曾喜怒殊"写镜子的公正性:它能清楚映照美丑(妍媸),却不会因对象不同而改变态度(喜怒)。这里暗含对人性偏颇的讽刺。

尾联"更有芙蓉徵及第,当年嘉兆信非诬"用典故说明镜子的预示功能。古代有"镜中见芙蓉"预示科举及第的说法,诗人认为这种吉兆并非虚言。

全诗通过日常物品寄寓深刻哲理:镜子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公正、真实的象征。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典故,让读者在理解镜子物理特性的同时,也能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