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御制灵应瑞石

沉潜毓粹生嘉石,宥密开祥契上穹。
降圣远期真驭协,卜年遐祚宝符同。
夐殊延喜灵圭上,讵比昭华瑞琯中。
隐起玉文非篆隶,混成环状岂磨砻。
弥彰帝历休祺茂,永叶仙源统绪隆。
钦翼春怀敷睿藻,巍巍千祀仰惟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歌颂一块神奇灵石的吉祥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前四句)讲灵石来历: 这块灵石像大地孕育的精华(沉潜毓粹),它的出现是天意(契上穹)。预示着圣君降临(降圣远期),和国运昌盛(卜年遐祚)的吉兆。就像古代预示祥瑞的玉圭(灵圭)和律管(瑞琯)一样珍贵。

第二段(中间四句)描述灵石特点: 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纹路(隐起玉文)不像人工雕刻的文字,浑然天成的圆环形状(混成环状)也不需要打磨。这里用"非篆隶""岂磨砻"的否定句式,强调这是天造地设的奇迹。

第三段(后四句)升华政治寓意: 这灵石彰显帝王治世的吉祥(帝历休祺),象征皇室血脉永续(仙源统绪)。最后两句直接歌颂:皇帝怀着敬畏之心写下这篇诗文(钦翼春怀),这样的圣明必将被千秋万代景仰。

全诗用"天降祥瑞-灵石现世-歌颂皇权"的逻辑,把一块石头和政治合法性巧妙绑定。最有趣的是对灵石"非人工"特性的描写,这种"天然去雕饰"的特质,恰恰成为皇权"天命所归"的最佳代言。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