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平
关岭茫茫,陇流汤汤。
纡徐逶迤,峥嵘险巇。
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狡焉启疆,震惊我一方(一章。)。
关岭兀兀,陇流潏潏。
彼泾启戎,乃蠢兹蝥贼。
为虺为蜴,为螟为螣。
卬首张臆,助逆抗有德。
如猬之集,如豨之突(二章。)。
泾原既清,群贼大震。
睢睢盱盱,延旦夕之命。
帝命臣海,为陇民徙灾。
帝命臣勇,师出自西陲(三章。)。
帝诏臣海,汝速涉坂。
出彼朝那,为勇军援。
椅之角之,沓之蹙之,除民之慝。
俾妇子恬恬,尚嘉乃绩(四章。)。
海涉河泾,言腾灞浐。
秦山矗突,嵚崎陇坂。
逾邠越凉,飞旓扬旆。
扶舆猗靡,云罕綷縩。
雍部阻长,敢惮痡瘏。
式遏寇虐,以宁尔室家(五章。)。
勇自河西,衔枚疾指。
来从酒泉,转战天水。
矫矫虎臣,一乃心力。
摧坚挫锋,荡彼蝥贼。
兵车百万,汹汹雷震。
横会方州,为行为陈(六章。)。
东西合围,贼在釜底(叶平。)。
其智斯竭,其魄斯夺。
勇率其麾,崖诛谷讨。
曰臣思克,曰臣进宝。
赳赳奋武,为王干城。
勇实帅之,桓桓于征(七章。)。
于征何所,于巩于临。
道阻且长,蔽亏岑崟。
罙入其阻,禽狝草薙。
申用三驱,根株断刈。
馀贼窜蜀,游魂犹悸。
西夏以绥,贺兰其乂(八章。)。
胁从蚩蚩,亦孔之哀。
宽其诛锄,予以惠来。
维海维勇,刚克柔克。
勇也帅师,为辟为韨。
海也敉民,为揉为活。
北地上郡,稽颡归命。
如旱望霓,海实绥之(九章。)。
义威戢武,尊我西陲。
剖蜩斮猬,人畏以怀。
秦民嘘呵,化为讴吟。
殄熄暴悖,克广德心。
经战伐区,蠲除租赋。
问孤吊死,起乃沉痼。
廓我皇恩,义声先路(十章。)。
帝德振振,陇山既平。
陇流既清,维天子之祯。
陇山既伏,次黔粤滇蜀,敢不詟伏。
如翰如飞,万里来威(十一章。)。
维臣之力,维师之武。
絷缚巨憝,刌脍脯,塞神人之怒。
黔首喁喁,式歌且舞。
亿万斯年,笃我皇景祐⑴。
纡徐逶迤,峥嵘险巇。
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狡焉启疆,震惊我一方(一章。)。
关岭兀兀,陇流潏潏。
彼泾启戎,乃蠢兹蝥贼。
为虺为蜴,为螟为螣。
卬首张臆,助逆抗有德。
如猬之集,如豨之突(二章。)。
泾原既清,群贼大震。
睢睢盱盱,延旦夕之命。
帝命臣海,为陇民徙灾。
帝命臣勇,师出自西陲(三章。)。
帝诏臣海,汝速涉坂。
出彼朝那,为勇军援。
椅之角之,沓之蹙之,除民之慝。
俾妇子恬恬,尚嘉乃绩(四章。)。
海涉河泾,言腾灞浐。
秦山矗突,嵚崎陇坂。
逾邠越凉,飞旓扬旆。
扶舆猗靡,云罕綷縩。
雍部阻长,敢惮痡瘏。
式遏寇虐,以宁尔室家(五章。)。
勇自河西,衔枚疾指。
来从酒泉,转战天水。
矫矫虎臣,一乃心力。
摧坚挫锋,荡彼蝥贼。
兵车百万,汹汹雷震。
横会方州,为行为陈(六章。)。
东西合围,贼在釜底(叶平。)。
其智斯竭,其魄斯夺。
勇率其麾,崖诛谷讨。
曰臣思克,曰臣进宝。
赳赳奋武,为王干城。
勇实帅之,桓桓于征(七章。)。
于征何所,于巩于临。
道阻且长,蔽亏岑崟。
罙入其阻,禽狝草薙。
申用三驱,根株断刈。
馀贼窜蜀,游魂犹悸。
西夏以绥,贺兰其乂(八章。)。
胁从蚩蚩,亦孔之哀。
宽其诛锄,予以惠来。
维海维勇,刚克柔克。
勇也帅师,为辟为韨。
海也敉民,为揉为活。
北地上郡,稽颡归命。
如旱望霓,海实绥之(九章。)。
义威戢武,尊我西陲。
剖蜩斮猬,人畏以怀。
秦民嘘呵,化为讴吟。
殄熄暴悖,克广德心。
经战伐区,蠲除租赋。
问孤吊死,起乃沉痼。
廓我皇恩,义声先路(十章。)。
帝德振振,陇山既平。
陇流既清,维天子之祯。
陇山既伏,次黔粤滇蜀,敢不詟伏。
如翰如飞,万里来威(十一章。)。
维臣之力,维师之武。
絷缚巨憝,刌脍脯,塞神人之怒。
黔首喁喁,式歌且舞。
亿万斯年,笃我皇景祐⑴。
现代解析
这首《关陇平》是一首描写古代平定西北叛乱的史诗,用现代语言分析,可以这样理解:
1. 背景故事
诗歌讲述朝廷派兵平定关陇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叛乱的故事。叛乱者像毒虫猛兽般猖獗,威胁百姓安全。皇帝派将领("臣海""臣勇")分东西两路夹击叛军,最终取得胜利,恢复和平。
2. 结构亮点
全诗像一部战争纪录片:
- 开头用"关岭茫茫"等环境描写渲染战前紧张气氛(一、二章)
- 中间详细记录行军路线(如"逾邠越凉")、战术配合("东西合围")和激烈战况(六、七章)
- 结尾强调战后安抚工作(免租赋、慰问百姓)和天下归心的盛况(九、十章)
3. 生动比喻
诗人用动物比喻让战争场面活灵活现:
- 叛军像"刺猬扎堆"(如猬之集)、"野猪乱撞"(如豨之突)
- 朝廷军队则如猛虎(矫矫虎臣),气势如雷(汹汹雷震)
4. 核心思想
不仅写武力征服,更强调"刚柔并济"的治国智慧:
- 对顽固叛军"根株断刈"彻底清除
- 对被迫参与的百姓"宽其诛锄"给予生路
- 战后减免赋税、慰问孤儿等政策体现仁政
5. 语言魅力
虽然原文是古文,但通过:
- 大量重复字("睢睢盱盱""矫矫""桓桓")增强气势
- 地名连用(酒泉、天水、贺兰等)展现战争规模
- 结尾百姓"载歌载舞"的画面传递胜利喜悦
现代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
- 古代维护国家统一的艰难过程
- 真正胜利不仅是战场赢,更要赢得民心
- 诗中"刚柔并济"的智慧对现代管理仍有启发
全诗既有金戈铁马的壮烈,又有安民惠政的温情,像一部浓缩的历史剧,让人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恢弘与治国理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