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傅氏吾一斋

众流俱到海,万籁各还虚。
寂寞空山里,高斋独掩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独自求知的隐士形象,传递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前两句"众流俱到海,万籁各还虚"用自然现象作比喻:所有河流终将汇入大海,各种声音最终归于寂静。这暗示着世间万物都有其归宿,而智者追求的应该是回归本真、返璞归真的境界。

后两句"寂寞空山里,高斋独掩书"直接描写场景:在幽静无人的深山中,有一座高高的书斋,主人正独自关起门来读书。这里的"独掩书"三个字特别传神,既表现了主人专心致志的读书状态,也暗示他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态度。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自然的意象(河流、声音、山、书斋)构建出一个清幽脱俗的意境 2. 通过对比喧嚣的尘世和寂静的书斋,突出精神追求的可贵 3. "独掩书"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读书人专注忘我的状态

诗人要表达的是: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真正的智者会选择远离喧嚣,在孤独中寻求真理,就像深山中的读书人那样,在寂静中与书籍对话,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追求内心宁静、专注求知的生活态度,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