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文昌阁二首(即八景之一文昌帝君阁。) 其一

文光高楼斗垣低,一曲河声数转堤。
得失寸心安遇合,升沉咫尺隔云泥。
苍烟远树通燕赵,古驿斜阳近鲁齐。
好藉瓣香皈帝座,来追往谏此丹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文昌阁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壮丽的景色,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景:文昌阁高耸入云,仿佛能触摸到天上的星斗("斗垣"指北斗星),而阁下的河流蜿蜒曲折,堤岸随着河水的流向不断转折。这里通过高低对比和曲折的河流,营造出一种壮阔又略带曲折的意境。

中间四句转入人生感悟:诗人说人生的得失往往取决于内心是否安定,能否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遇合"指机遇)。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看似很近("咫尺"),实则如同云泥之别。这里用"云泥"比喻巨大的差距,既形象又深刻。

接着诗人远眺:苍茫的烟霭中,远处的树木仿佛连接着北方的燕赵之地(今河北一带);古老的驿站沐浴在斜阳中,又让人联想到邻近的齐鲁大地(今山东一带)。这两句通过开阔的视野,展现了空间的辽阔和历史的厚重。

最后两句表达心愿:诗人希望能虔诚地焚香祭拜文昌帝君(主管文运的神明),沿着这红色的阶梯追寻古人的智慧。"瓣香"指焚香祭拜,"丹梯"既指红色的台阶,也暗喻通往成功的道路。

全诗巧妙地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既有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最后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敬仰。诗人用"云泥""丹梯"等生动比喻,让深刻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展现了古典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