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兰花和文人气节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干少花浓雨露深"说兰花枝干细瘦却花朵繁盛,像被雨露滋养的隐士——这里用兰花比喻清高文人,虽然低调但才华横溢。
第二句"政缘犹有市朝心"暗讽有些人表面装清高,心里却惦记着官场名利,像某些假隐士。
后两句用历史典故夸赞真正的文人风骨:"豫章太史"指正直的史官黄庭坚(号豫章),"春秋笔"是说他的文章像史书一样公正严明。最后"不遣山王预竹林"用竹林七贤的典故,表示真正的文人圈(竹林)不会接纳"山王"这类趋炎附势之徒(暗指当时巴结权贵的文人)。
全诗通过对比真假隐士,赞美了像兰花和黄庭坚那样坚守气节的真文人,讽刺了那些假装清高实则钻营的伪君子。就像现在说"有些人表面淡泊名利,朋友圈却都在晒人脉"的感觉,古今文人的小心思原来这么相似。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