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新亭

暇政去旌旆,杖策访林邱。
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
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
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
湖山一日尽,万象掌中浮。
煮茗欵道论,奠爵致龙优。
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
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
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闲暇时探访龙井新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生思考的交融。

开头写官员放下公务,拄着手杖去山林寻幽。他感叹人总是怀念旧事物,尤其在这草木凋零的秋天更觉伤感。接着用"云谷临照"形容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山谷,而新建的亭台已在此存在半年。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沿途风景:抬头可见狮子峰如扬起的眉毛,龙湫潭水清澈得仿佛能洗净眼睛。穿过乱石小路,登上被山峦环抱的亭子,在这里能将湖山美景尽收眼底,仿佛万物都在掌中。

后段写到煮茶论道、以酒祭龙的雅致生活。虽然过溪可能违背某些规矩,但这种随性的生活也别有风味。诗人自述日渐老病,渴望这样安闲的修养生活。最后诚挚祝愿同游的官员能回到朝廷,为天下百姓分忧解难。

全诗通过一次出游,展现了宋代文人寄情山水又不忘家国情怀的精神世界。写景时比喻新颖(如"轩眉狮子峰"),抒情时真挚自然,在欣赏美景之余,仍心系天下苍生,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境界。

释元净

释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今录诗十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