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具区山水图卷(二零零四年杭州作)

笠泽茫茫⑴入大荒,临风消得酒千觞。
山连五越文星聚,水接三吴利涉忙。
西子扁舟无觅处,孟郎寒袂⑵动愁肠。
茅庵欲结清佳地,莫问他乡是故乡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具区)一带的山水风光,同时融入了作者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全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漂泊的思考。

首联“笠泽茫茫入大荒,临风消得酒千觞”开篇大气,写太湖(笠泽)浩渺无边,仿佛与荒野相连。面对这样的壮阔景色,作者临风饮酒,豪情顿生,似乎想借酒消解心中的万千思绪。

颔联“山连五越文星聚,水接三吴利涉忙”继续写景,山峦连绵,连接古代越地,仿佛汇聚了文人才气;水道纵横,通向繁华的吴地,船只往来繁忙。这两句既展现了地理风貌,也暗含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颈联“西子扁舟无觅处,孟郎寒袂动愁肠”转入抒情。西施泛舟的传说已成过往,无处可寻;而“孟郎”(可能指漂泊的旅人)衣衫单薄,触动愁绪。这里借历史人物和虚构形象,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伤。

尾联“茅庵欲结清佳地,莫问他乡是故乡”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想在清净优美的地方搭一座茅屋隐居,不再纠结他乡与故乡的区别。这既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心态——只要心安,处处皆可为家。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将写景、怀古、抒情巧妙结合,最终落脚于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语言自然,意境开阔,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读来令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