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寂庵辩才师有罗汉树一株移自台岳托根木香架下颇妨成长因寄沈水香往易之
台岳石为梁,苔滑水湍激。应真所游处,林杪飞杖锡。
遂令山木閒,变现如所历。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当其含蕊时,知状曾目击。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觌。
掌合貌甚恭,头光不加幂。升高真蹑虚,集菀聊憩寂。
枝栖过三宿,神通渺难测。不于下成蹊,俗眼何曾识。
四皓共木奴,大槐荫土国。孰非梦幻閒,昧者徒自惑。
况此方广徒,衲身岂人力。我有一瓣香,敬为千百亿。
漂摇风雨中,此地何偪仄。向来专一丘,不受山庭勒。
盘踞来药寮,使我亲封植。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
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稽首达声闻,应供毋难色。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寺庙里一棵罗汉树的故事,充满禅意和人生哲理。
开头描写这棵树原本生长在险峻的台岳山,那里有石桥、青苔和湍急的溪水,是罗汉(得道高僧)修行的地方。这棵树吸收了天地灵气,长得枝繁叶茂,连霜雪都伤害不了它。当它开花时,花朵就像罗汉打坐的样子,庄严肃穆。
诗人说这棵树有神通,能在空中行走,在树丛中休息。它在药园里扎根后,喝着清泉,吃着甘露,过着清净的生活。诗人想用名贵的沉香木来交换这棵树,希望它能继续生长壮大。
最后诗人感悟:世间万物都像一场梦,很多人却看不透。这棵神奇的罗汉树不是人力所能造就的,它提醒我们要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清净。就像打扫庭院一样,我们也该扫除心中的杂念。
全诗通过一棵树的故事,表达了佛教"万物皆空"的思想,告诉人们要超脱世俗,保持心灵纯净。语言优美,把树写得活灵活现,又暗含深刻的人生道理。
谢伋
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