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秘丞赴戎南倅

万里南溪水,滔滔逼郡城。
四时多雨气,终日是江声。
蛮市烟中合,山畴火后耕。
孤村随溉断,绝嶂与云平。
甲冷三冬戍,烽高半夜惊。
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
爱日迎舟楫,春风卷旆旌。
兰陔新膳洁(自注:迎侍太夫人之官。),花县旧阴成(自注:君尝佐邑戎南。)。
荔子琼瑶破,藤梢琥珀倾。
羁怀休念远,浅醉易忘情。
宦况如邮传,年华似送迎。
笑谈聊布政,閒暇亦论兵。
僻地非通辙,层霄有去程。
行闻海沂咏,流入竹枝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杨秘丞赴任戎南(今云南一带)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细节,展现了边地的独特风貌,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宽慰。

1. 边地风光:壮阔与艰辛并存 开篇用"万里南溪水"勾勒出戎南的遥远,滔滔江水仿佛逼向城池,凸显地势险峻。"四时多雨""终日江声"写出潮湿多雨的气候,江流不息更添喧嚣孤寂感。诗中"蛮市""山火耕""孤村""绝嶂"等意象,呈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集市、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方式,以及人烟稀少的荒僻环境。"甲冷戍""烽高惊"则暗指边境战事频繁,戍边生活艰苦。

2. 赴任的荣耀与温情 朝廷选派杨秘丞镇守边陲,说明他才能出众("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赴任途中充满温情:春风拂动船旗,母亲随行得到奉养("兰陔新膳洁"),旧日治理的县邑百姓仍怀念他("花县旧阴成")。"荔子""藤梢"两句用晶莹的荔枝和琥珀般的藤蔓汁液,比喻当地物产之美,暗含对友人适应新环境的信心。

3. 豁达的劝慰与人生感悟 诗人劝友人不要因远行而忧愁("羁怀休念远"),微醉可暂忘离情。后四句是全诗精华:将官场比作驿站传舍("宦况如邮传"),年华在迎来送往中流逝,既有对漂泊的感慨,也暗含"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洒脱。最后以"谈笑治政""闲暇论兵"赞美友人举重若轻的能力,预言他的政绩会像民歌一样流传("海沂咏""竹枝清"),化作边地百姓的赞颂。

诗作亮点 - 虚实相生:既有江水、烽火等实景,又融入"年华似送迎"的哲学思考。 - 刚柔并济:边塞的苍莽(甲胄、烽火)与生活的柔美(荔枝、藤蔓)形成反差。 - 深厚情谊:不直接写惜别,而是通过"浅醉忘情""笑谈布政"等细节流露关怀。

全诗像一幅水墨长卷,在荒蛮风光中点缀人情温暖,最终升华为对人生际遇的坦然——无论身处何地,从容以对方能留下清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