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长安书怀》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在长安城内的深深感慨的诗。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可能正在面对重大的生活变故或困境,感到无所适从和痛苦。
首句“岐路今如此”,“岐路”意味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意味着面临选择或者困境。诗人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无奈和痛苦,“今如此”流露出诗人面对现实的绝望情绪。他已经深受打击,痛苦不堪。
第二句“还堪恸哭频”,诗人进一步表达他的悲痛情绪。“恸哭”是极度悲伤的哭泣,而“频”则表明这种悲痛是频繁的,说明诗人的痛苦情绪已经到达了极致。
第三句“关中成久客”,说明诗人在长安(古称关中)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这里有一种他乡异客的感觉,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四句“海上老诸亲”,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担忧。“海上”可能是指代遥远的地方,也许是诗人的亲朋好友所在的地方。而“老”则可能表示诗人担心他们因为自己的困境而担忧,或者担心他们的健康状况。
第五六句“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诗人以景抒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谷口的田地可能已经荒芜,而家乡的草木却仍然四季更迭,生机勃勃。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诗人表达了他的壮志已经被消磨殆尽,虽然他曾经希望通过读书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在看来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他怀念家乡,思念亲朋好友,对当前的困境感到痛苦和无助。他的壮志已经被现实消磨殆尽,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奈。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