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菊

一入陶篱如楚俗,重阳重午两关情。
惜哉删后诗三百,菊奈无名艾有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艾菊为题,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珍视与遗憾。

前两句写艾菊这种植物一旦种在陶渊明的篱笆边,就像楚地的风俗一样,在重阳节和端午节都备受关注。这里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说明艾菊虽然普通,但在特定环境中也能获得重视。

后两句发出感叹:可惜孔子删订《诗经》后,三百篇诗里菊花都没有名字,而艾草却有名气。这里用《诗经》的典故,表达了对平凡事物被忽视的惋惜。诗人认为像艾菊这样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本应得到更多认可。

全诗通过日常植物引发思考,用对比手法(重阳/重午、菊/艾)和历史文化典故,表达了"平凡中见珍贵"的主题。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对微小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被忽视的美好。

史铸

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百菊集谱》六卷,补遗一卷,成于理宗淳祐二至十年(一二四二~一二五○)。事见本集卷首自序。生平不详。晚年爱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