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题杜牧张好好墨迹

醉墨围香,壮心销铁,旧游艳说樊川。
记么鬟绾凤,尚怯扇羞弦。
自别后、莺笼玉锁,断云门馆,歌冷琴闲。
只鬓丝、禅榻馀情,空袅茶烟。
洛城邂逅,奈相逢、偏是离筵。
尽泪烛心枯,河桥酒窄,凄付吟篇。
豆寇嫩春依旧,浑难认、拖袖当年。
剩山房清赏,古芸犹护瑶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杜牧与歌女张好好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充满遗憾的旧日情缘。

上阕开篇用"醉墨围香"营造出风流才子与佳人相伴的浪漫氛围,但紧接着"壮心销铁"又透露出壮志难酬的落寞。词人回忆杜牧当年为张好好写诗的情景,描写她梳着凤髻、羞怯抚琴的娇态。分别后,佳人如同笼中困鸟,曾经的欢歌笑语都化作冷清,只剩杜牧在禅院茶烟中独自追忆。

下阕写两人在洛阳的重逢,却偏偏是在离别的筵席上。"泪烛心枯"三个字生动刻画出肝肠寸断的离别场景,纵有美酒也难解愁绪。词人感叹虽然春色依旧如当年,但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个拖着长袖起舞的少女了。结尾落在后人珍藏杜牧手迹的场景,暗示这段情缘虽已成过往,但通过墨迹得以永恒。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相逢即是离别"的无奈,以及"物是人非"的怅惘。词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怯扇羞弦"的细节、"歌冷琴闲"的对比、"泪烛心枯"的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遗憾。最后以珍藏的墨迹作结,既点明题画主题,又给这段情缘留下永恒的见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