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图景,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愁绪和历史沧桑感。
前两句写景:枯萎的野草、阴冷的云层、排成一行的南飞大雁,这些秋天特有的景象营造出凄凉氛围。第二句用"九曲回肠"比喻蜿蜒的河水,暗示诗人心中纠缠的愁绪,把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后两句转入怀古:路过的游人想打听昔日官员们的往事,但石像(翁仲)只是默默躺在夕阳里。这里用拟人手法,让不会说话的石像成为历史沉默的见证者,暗示朝代更迭、繁华消逝的无奈。夕阳的余晖更增添了时光流逝的苍凉感。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用秋天景物自然引出愁绪,再通过"游人问历史"这个场景,把个人感伤升华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文字简洁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共鸣——那些曾经的辉煌终将归于沉寂,就像石像永远沉默在夕阳中。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