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及注释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jī)愁。
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
七夕:为七月初七,民间的乞巧节。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

(xù)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
绪风:微小的风。

谁忍窥(kuī)河汉,迢迢问斗牛。
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河汉:为天上的银河。迢迢:形容遥远的意思。斗牛:星名。牵牛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
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
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
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注释
七夕:为七月初七,民间的乞巧节。
绪风:微小的风。
河汉:为天上的银河。
迢迢:形容遥远的意思。
斗牛:星名。牵牛星。

赏析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异乡过七夕时的孤独与思念。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处境:在异乡过七夕,住在旅馆里更添漂泊的愁苦。"羁愁"这个词特别形象,像被绳子拴住一样不自由,道出了游子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出思念。先是想念家中做针线活的妻子("穿针妇"指七夕乞巧的女子),眼前却只有异国的楼房;虽然初秋的风带来凉意,新月升起提示秋天到来,但这些本该美好的景物,反而让孤独感更强烈。这里"绪风"指微风,"减热"暗示季节变换,诗人捕捉到这些细微变化,正说明他独自一人时对周围格外敏感。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说"谁忍心抬头看银河",因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会让他更想家。"迢迢问斗牛"这个动作特别传神:明明知道答案,还是忍不住遥望星空,像在询问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其实是在问自己与家乡的距离。这种明知故问的写法,把思念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全诗妙在把七夕这个团圆节日和游子处境对立起来:别人都在团聚,自己却形单影只;连天上都有鹊桥相会,地上的人却相隔万里。这种反差让思念之情更加浓烈。诗人没有直接哭诉,而是通过旅馆、新月、银河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自己体会他藏在平静语句下的汹涌情感。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