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去寺庙游玩的情景,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禅意。
开篇两句写诗人趁着僧人"结夏"(夏季闭关修行)前的空闲,兴致勃勃地去拜访寺庙。这里用"快逢""乘兴"等词,生动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活泼的笔法描写了寺庙环境:虽然没有壮观的瀑布,但溪水声很急;风吹散了厚重的云层,雨也变小了。诗人在庙里写诗给僧人看,下棋时落子的声音惊飞了小鸟。这些细节描写让画面充满动感和生活气息,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情趣。
最后两句写诗人凭栏远眺,欣赏新建的楼阁与青翠山色相映成趣,久久不愿离去。这里的"莫讶"(不要奇怪)用得巧妙,暗示诗人沉醉在这清幽环境中。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溪声、风雨、飞鸟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诗人将寻常的寺庙游玩写得妙趣横生,既表现了文人雅趣,又透露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随性而至、悠然自得的闲适心境,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惬意。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