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大红桃花比喻一位不落俗套的美人,展现了她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魅力。
上片写桃花的自然美:深红色的花朵虽不耀眼,但配上鲜嫩的绿叶就格外清新。词人把桃花比作美人裙腰上的一点装饰,说这样的美根本不需要用金屋来供养——因为她的美是世俗富贵配不上的。
下片进一步突出桃花的脱俗:它比名贵的胭脂花(焉支)更超凡,像随意披着红霞做的披肩。结尾最妙:词人说即使凋落也别染上尘土,不如飘到天台山的仙境去,为我的诗增添灵感。这里把桃花比作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暗示美人高洁的品格。
全词妙在处处写花,实则句句写人。用"不著金屋""红霞帔"等意象,塑造了一位不屑富贵、天然灵动的美人形象,更寄托了词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