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渡过长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兴亡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前两句写渡江时的场景:浩荡江面上仿佛回荡着古人击桨高歌的悲壮声音,瓜洲渡口的灯火聚集在寒冷的城池边。这里用"击楫声"的典故,暗指东晋祖逖北伐时击楫明志的故事,带出历史厚重感。
三四句转入议论:人们总说长江是天险分隔南北,但历史上这条江何曾阻止过中原的战乱?这是对所谓"天险"的质疑,也暗含对战乱不休的无奈。
五六句写个人感受:漂泊的孤身一人,衣衫上沾着泪水(可能是雨水也可能是泪);而千百年来朝代更替,江水依旧默默流淌。通过个人与历史的对比,突出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
最后两句以景作结:只有金山和焦山两座山依然矗立,每天看着潮水涨了又退。用潮水的永恒起落,反衬人世变迁的无常,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将个人漂泊的感伤与历史兴亡的慨叹融为一体,通过长江、灯火、潮水等意象,营造出苍凉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