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 其二十六

梁土皇帝,南天太子。
相见端的,不识妙旨。
廓然不识莫公私,太子皇帝对面时。
一片檀香炉上火,残红吹起发花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意象探讨了深刻的禅理,核心讲的是"放下身份执念,才能看见真实"。

前四句用"皇帝"和"太子"的对比:梁朝的皇帝和南天太子(可能指达摩祖师)明明面对面相见,却因为执着身份地位而无法领悟真理。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被头衔、地位蒙住眼睛,反而看不清事物本质。

后四句给出禅宗式的解答:当彻底放下公私分别心(廓然不识),皇帝和太子平等相对时,真正的领悟就出现了。最后用香炉残红比喻禅机——就像香炉里一段檀香燃尽时,风吹起火星点燃新花枝,暗喻放下执念的瞬间,反而会迎来新的觉悟。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藏在生活场景里:炉火、残红、花枝都是日常所见,却暗喻着"放下才能得到"的人生智慧。皇帝太子的身份对比,也让普通人能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各种身份束缚,容易产生共鸣。

释慧晖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