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讲的是修行者达到心灵自由后的状态,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全身坐在正觉山中,要行便行要用便用"像在描述一个修行者安住在觉悟的境界里,想行动就行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里的"正觉山"不是真实的山,而是比喻开悟后的心灵境界。就像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完全放松自在,想喝水就倒水,想休息就躺下,没有任何拘束。
后两句"明星现处路头通,十倍慈悲成脱空"用了两个有趣的意象:黎明时分的启明星出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而过于强烈的慈悲心反而可能变成执念。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过度关心别人反而会给对方压力,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适时放手。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心所欲却不逾矩的自由感。诗人用"行住坐卧"这些日常动作,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的庙堂,而在当下的每个选择里。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活在当下",但比这更进一层——不仅是享受当下,更要在平凡中保持觉知和智慧。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