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一首 其十五
吾观骊珠莹,神光何湛洁。
置之玉壶中,碧海照寒月。
圣人天质清,表里洞虚彻。
群愚万不同,形气有差别。
大易函性初,理妙不容说。
孟轲有深功,卓哉圣门杰。
恭惟濂洛儒,英论相间发。
不有日月光,爝火犹未灭。
置之玉壶中,碧海照寒月。
圣人天质清,表里洞虚彻。
群愚万不同,形气有差别。
大易函性初,理妙不容说。
孟轲有深功,卓哉圣门杰。
恭惟濂洛儒,英论相间发。
不有日月光,爝火犹未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探讨了人性与智慧的本质差异,赞颂了圣贤思想的崇高价值。
前半部分用珠宝和月亮作比喻:诗人看到骊龙宝珠晶莹剔透,它的光芒清澈纯净。把这颗宝珠放进玉壶,就像月光映照在碧海之上。这里用珠宝和月光比喻圣人(品德智慧极高的人)的内心——他们天生纯净通透,表里如一如同透明的水晶。
接着诗人指出普通人与圣人的区别:众人各有不同,外在形貌和内在气质都存在差异。就像《易经》蕴含的天地真理,其精妙之处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后半部分致敬了几位思想大家:孟子对儒家有巨大贡献,是圣人门下的杰出代表;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濂溪先生)和程颢程颐(洛阳学派)等人,他们的精辟理论如同接力般不断涌现。最后两句用日月和火把作比:如果没有太阳月亮这样的永恒光明(指圣贤思想),那么人类文明可能还停留在举着火把探索的蒙昧阶段。
全诗通过珠宝、月光、日月等光明意象,赞美圣贤思想如永恒光源,照亮人类精神世界。既展现了真理的纯净本质,也肯定了思想家传承智慧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