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①

百里民番错杂居,耕三耕一复何馀。
荒坑试种人拼兽,浮埔经秋佃变渔。
锄力丁男宜体恤,戈声甲仗戒粉挐。
纵存地角无多隙,案吏犹谈报垦书(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台湾兰阳地区(今宜兰)的垦荒景象,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移民与少数民族共存的艰辛生活。

前四句像一组纪录片镜头:
1. 汉人与少数民族混居在这片狭小土地上,耕地被反复分割("耕三耕一"),收获难以糊口。
2. 垦荒者冒险在野兽出没的荒地试种庄稼,而秋季洪水淹没农田("浮埔"),农民被迫转行打渔——两句道尽靠天吃饭的无奈。

后四句转向社会观察:
3. 提醒官府要体恤挥汗劳作的男丁("锄力丁男"),别让军队的兵器声惊扰百姓——暗指当时频繁的族群冲突。
4. 结尾讽刺:明明土地已开垦到极限("地角无隙"),官吏还在催报新垦地文书,揭露了官僚系统的僵化。

全诗魅力在于:用"拼兽""变渔"等生动比喻,让读者看到先民拓荒的顽强;通过"案吏谈垦书"的细节,无声批判官僚作风。就像用白描手法拍了一部清代台湾垦荒纪录片,既有生活气息,又有社会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