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子苾襄阳唐志拓本
忆昔戊子冬十月,舟行瑟缩抵樊口。
芒鞋徒步叩郡阁,骑马携朋陟岘首。
诸葛羊杜莽销歇,万古斜阳照杯酒。
归途却过鹿门院,空堂断坡垂古柳。
眼明忽见唐两碣,俨若彝釴森左右。
西城梁君夏侯氏,词翰流传均不朽。
细扪尘壁仞题字,知是吴君手蒐取。
波涛莽齧失堆陇,文字突出灿星斗。
使君为我屡吁唶,襄州近事君谂否。
江堤坏自十年来,神沙恒见白日走。
高楼大屋化浮槎,古冢漂流更何有。
安得人人似吴君,功同掩髂意长久。
咄嗟拓赠呼毡椎,閟匿收藏俪琼玖。
五秋历录长相忆,一笑长安乍携手。
金石恢我眼中福,风论妙参霞外友。
今日何日烟雨冷,入门告君以重九。
菊花琐屑君不嫌,破帽欹斜吾岂偶。
古光空复绚苏斋,春艇回思探越纽。
却还视我襄上拓,记忆夙昔神斗擞。
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芒鞋徒步叩郡阁,骑马携朋陟岘首。
诸葛羊杜莽销歇,万古斜阳照杯酒。
归途却过鹿门院,空堂断坡垂古柳。
眼明忽见唐两碣,俨若彝釴森左右。
西城梁君夏侯氏,词翰流传均不朽。
细扪尘壁仞题字,知是吴君手蒐取。
波涛莽齧失堆陇,文字突出灿星斗。
使君为我屡吁唶,襄州近事君谂否。
江堤坏自十年来,神沙恒见白日走。
高楼大屋化浮槎,古冢漂流更何有。
安得人人似吴君,功同掩髂意长久。
咄嗟拓赠呼毡椎,閟匿收藏俪琼玖。
五秋历录长相忆,一笑长安乍携手。
金石恢我眼中福,风论妙参霞外友。
今日何日烟雨冷,入门告君以重九。
菊花琐屑君不嫌,破帽欹斜吾岂偶。
古光空复绚苏斋,春艇回思探越纽。
却还视我襄上拓,记忆夙昔神斗擞。
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与友人吴子苾在襄阳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友人品格的赞赏。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回忆往事(开头到"文字突出灿星斗"): - 作者回忆十年前的冬天,乘船来到襄阳樊口,穿着草鞋步行到郡府,和朋友骑马登上岘山。 - 他们看到诸葛亮、羊祜、杜预等历史名人的遗迹已经荒废,只有斜阳依旧。 - 在鹿门书院,偶然发现两块唐代石碑,上面刻着西城梁君和夏侯氏的事迹,字迹清晰如新。
2. 感慨现实("使君为我屡吁唶"到"功同掩髂意长久"): - 友人吴子苾感叹襄阳近况:江堤年久失修,沙土流失,高楼大屋都像小船一样漂浮不定,古墓更是难以保存。 - 作者称赞吴子苾收集保护石碑的行为,希望人人都能像他这样珍视文物。
3. 重聚感怀("咄嗟拓赠呼毡椎"到最后): - 五年后,作者和吴子苾在长安重逢,一起欣赏当年拓印的石碑。 - 在一个寒冷的重阳节,他们品菊饮酒,回忆往事,感叹时光流逝,特别怀念当年重视文物保护的贤明太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历史变迁,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沧桑感。 2. 用"高楼化浮槎"等生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灾害对文物的破坏。 3. 赞美了友人保护文物的行为,传递了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 4. 结尾的重阳聚会场景温馨感人,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既有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还有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