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惜花》诗描绘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景象,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可怜妍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这两句诗比喻春天盛开的花朵正当美好之时,却被突如其来的狂风一夜之间摧毁。这里,“妍艳”指的是花朵的美丽和鲜艳,“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之情。“狂风”象征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或生活中的突如其来的不幸。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殢空枝。”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凋零后的情景。虽然花朵已经凋谢,但鸟儿仍然会来到枝头,发出婉转的鸣叫声。这里,“流莺”指的是春天常见的黄莺,它们的叫声充满生命力和希望。“殢”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缠绕、依恋,表现了鸟儿仍旧眷恋着曾经花朵繁盛的枝头。这些鸟儿虽无法改变枝头的空寂,但仍不甘寂寞,用它们的歌声填补着空枝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花朵凋零的描绘,以及鸟儿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力顽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寻找希望的感慨。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