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韩愈(字退之)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传递出复杂的心绪。
首联以九疑山和两条江水为背景,点明韩愈被贬的苍凉之地。"恋阙思乡"道出他既思念朝廷又怀念家乡的矛盾心情,"日抵年"夸张地形容这种煎熬度日如年。
颔联回忆二人曾一起为官的经历("白简趋朝"指共同上朝议事),如今却像屈原被贬苍梧般天各一方。"左宦"指贬官,"聊翩"暗示命运无常如风中飘叶。
颈联用两个比喻:鲛人(传说中的人鱼)在渔舟旁徘徊,暗喻韩愈处境孤寂;鵩鸟(不祥之鸟)在露水中飞过,暗示官场险恶。这些意象烘托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尾联是全诗高潮。"涣汗"原指帝王诏书,这里期盼朝廷大赦天下;"扁舟西下"想象与友人一同乘船归隐田园,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尤其动人,将深厚友情与超脱之志融为一体。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鲛人""鵩鸟"等意象将情感具象化 2. 通过今昔对比强化人生无常的感慨 3. 结尾的归隐之愿超越个人得失,展现文人风骨 4. 对友人的劝慰藏在景物描写中,含蓄而温暖
张署
张署,河间人。贞元中监察御史,谪临武令,历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终河南令。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