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时相王为元帅,魏大夫元忠为副。)

二庭追虏骑,六月动周师。
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
复言徵二妙,才命(一作令)重当时。
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
计日方夷寇,旋闻杕杜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出征场景,充满豪迈的报国情怀。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战事背景:军队在六月炎夏追击北方敌人,朝廷精心谋划,由宰相亲自指挥。这里用"虏骑"代指敌军,"周师"借指唐朝军队,凸显战争的正义性。

中间部分着重描写两位将领的非凡才干。他们既是才华横溢的谋士("二妙"指才学出众的人),又是受命于危难的将领。诗人用"画省"(尚书省)、"横门"(军营大门)这些具体场景,生动展现文武双全的将领们从制定战略到率军出征的全过程。

后六句用动态画面渲染出征盛况:战马奔腾出塞,军旗猎猎渡河。"云迎"、"风卷"的拟人化描写,让自然景物都为之动容。最后以胜利在望的预言作结——等捷报传来时,我们定要像《诗经》中庆祝将士凯旋那样,高唱《杕杜》这首欢庆之歌。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严肃的军事行动与激昂的诗意完美结合。没有血腥厮杀,而是通过"军旗"、"战马"等意象,配合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观,营造出雄壮而不失美感的战争画卷。最后用《诗经》典故,既表达对胜利的信心,又体现文人特有的典雅气质。这种将金戈铁马与文人情怀相融合的写法,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