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水边林下徘徊赏梅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水边林表几徘徊"用简单的画面勾勒出诗人赏梅的环境——在水边、树林旁来回踱步。这种徘徊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犹豫和期待,仿佛在等待梅花绽放的瞬间。
第二句"索笑清尊不惮开"中,"索笑"可以理解为寻求梅花的笑意(绽放),"清尊"指酒杯。诗人准备好美酒,毫不吝啬地打开,准备与梅花共饮。这里把梅花拟人化,仿佛它是能与人对饮的知己。
后两句道出了诗人的心事:"祗恐对花无好句,却成辜负一年来"。诗人担心自己面对盛开的梅花时,写不出好诗句,白白辜负了这一年的等待。这种担忧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也透露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把赏梅这件小事写得充满仪式感。诗人像等待老友一样等待梅花开放,准备了美酒,又担心自己才思不足配不上这美景。这种细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期待与忐忑。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