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药栏春尽少花开,叶底朱樱若个猜。
熟后雨弹红玉破,生前烟捧绿珠来。
唇脂清浅疑无骨,风味温柔别有胎。
鹦鹉莫教轻啄碎,掷他年少满车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樱桃从开花到成熟的全过程,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

开篇写春天将尽,药圃里花儿凋零,但绿叶下藏着红樱桃,像捉迷藏一样俏皮。这里用"若个猜"(猜猜看)的拟人手法,让樱桃显得活泼可爱。

接着用两组绝妙的比喻:成熟的樱桃被雨滴打落,像红玉碎裂;未熟时裹着薄雾,像绿珠仙子降临人间。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既写出樱桃的晶莹剔透,又赋予它仙气飘飘的美感。

第五六句转向品尝体验:樱桃色泽像少女的唇脂般淡雅,果肉柔软得仿佛没有硬核,味道甜美中带着独特清香。这里"别有胎"指樱桃核藏在果肉中,暗喻美好的事物总有内在底蕴。

结尾充满生活情趣:叮嘱鹦鹉别啄坏樱桃,要把它们完好地送给年轻人。这个画面既表现对果实的珍惜,又暗含对青春年华的赞美,用"满车回"的夸张手法,传递出丰收的喜悦。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特写镜头:从枝头初结到雨中成熟,从外观描写到滋味品尝,最后落到分享的温馨场景。诗人用红玉、绿珠、唇脂等精致比喻,把寻常水果写得仙气十足,又在温柔笔触中藏着对生命成长的观察,读来清新可口,仿佛能尝到樱桃的甘甜。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