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中和节皇帝赐给公卿尺的诗词,时间为贞元八年。让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描述了中和节这一天,皇帝颁发尺度以庆祝,所有的公卿都会得到这份恩赐。这里表现了皇帝的一种大度与仁慈,中和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皇帝通过赐尺来庆祝,让所有公卿都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泽。
接下来,“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表达了公卿们承蒙皇帝的恩宠,在这个佳节时刻,他们都全心全意地效忠皇帝,为皇帝办事。这里展现了公卿们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
“短长思合制,远近贵攸同。”这句诗描绘了无论长短、远近,都需遵循制度,都要保持尊贵。这是一种强调制度和规则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遵守规则,保持自己的尊严。
“共仰财成德,将酬分寸功。”这里表达了公卿们共同尊重皇帝的财富和德行,他们愿意以微小的贡献来回报皇帝。这是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的进一步表达。
“作程施有政,垂范播无穷。”描绘了皇帝的政策和典范将会流传无穷尽。皇帝的行为和决策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他们的榜样作用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最后,“愿续南山寿,千春奉圣躬。”表达了对皇帝长寿的祝愿,公卿们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侍奉皇帝。这是对皇帝的深深敬仰和忠诚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中和节皇帝赐尺的盛况,展现了皇帝的仁慈和大度,以及公卿们的忠诚和敬仰。同时,也强调了制度和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对皇帝长寿的祝愿。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深入浅出,让人感受到古代节日的庄重和喜庆氛围。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