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革命家陈其美的作品,情感真挚,充满对逝者的痛惜和对时局的感慨。
上联回忆两人的深厚友谊:作者和陈其美曾在上海、湖州一带共事多年,常常在房间里促膝长谈。当时能像他们这样志同道合、推心置腹的朋友实在不多。"知音少"三个字既显出他们友谊的珍贵,也暗含革命道路的孤独。
下联写对逝者的痛心:陈其美比黄兴、蔡锷等革命元勋更早离世(其实时间有误,陈其美1916年遇刺,黄兴同年病逝,蔡锷稍晚)。作者想象在九泉之下重逢时,回望他们为之奋斗的江山,只会让人悲痛落泪。"血泪多"既指革命牺牲之惨烈,也暗示当时国家仍处于动荡之中。
全联通过"同游-谈心"的温暖回忆与"逝世-血泪"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既表达了对挚友的思念,又抒发了革命未竟的遗恨。语言平实却字字含情,没有直接写革命大道理,而是用"一室谈心""九原相见"这样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打动读者,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乱世中革命者真挚的情感和沉重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