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周孝子歌

飓风吹沙沧海翻,鱼龙鼎沸烟尘昏。
群雄窃据宇内裂,纵横杀戮相并吞。
吴山之东越江曲,贼势猖狂肆残毒。
平凉千里烟火稀,豺虎纵横绕空谷。
周家父子耽文儒,流离奔窜无安居。
一朝邂逅入俘虏,仓皇宁顾千金躯。
若翁视子心犹苦,况是高堂有大母。
子欲捐生赎父身,愿得承颜慰延伫。
强贼凭陵恣忍心,缚之竟坠中流深。
嗟哉孝子义不辱,牵衣随父行俱沈。
彝伦泯坠王纲坏,白日无光泣神鬼。
长遣当年双旅魂,遗恨今犹结渊水。
真人御宇诛强凶,万方尽入甄陶中。
史官采录笔懿行,令名耿耿垂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感人的孝子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开篇用"飓风翻海""鱼龙乱窜"等夸张比喻,描绘了元末天下大乱的景象——群雄割据、杀戮不断。浙江温州一带盗贼横行,千里荒芜,百姓像被豺狼包围的羔羊般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家父子作为读书人被迫逃亡,不幸被强盗俘虏。诗中细腻刻画了孝子的心理:看到父亲受苦,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祖母需要奉养,他决心牺牲自己换父亲自由。但凶残的强盗不仅没答应,反而把父子俩都绑起来扔进激流。

"牵衣随父行俱沉"这个细节特别动人——即便赴死,孝子也紧紧拉着父亲的衣角,父子共同沉入水中。这个画面让天地为之动容,连鬼神都哭泣。结尾处诗人感慨:虽然明朝建立后恢复了秩序,但这对父子的魂魄永远留在水中,他们的孝心将通过史书记载永远流传。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
1. 用"飓风""豺虎"等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乱世的可怕
2. 通过"牵衣""随沉"等动作细节展现孝子的深情
3. 用"白日无光""鬼神泣"等环境描写烘托悲剧的震撼力

这种在绝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正是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力量。

周叙

(1392—1452)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0